【樂活知識家0116】
《黃帝內經》在描述中醫養生法則時曾言: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幹。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。」意思是說當人體正氣旺盛,臟腑功能正常,氣血流通,衛外固密,外邪難以入侵,內邪難以產生,就不會發生疾病。而疾病的發生,一定是因為人體正氣虛弱,衛外不固,防禦能力低下,所以邪氣才能乘虛致病。中醫的「正氣」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免疫力,自身的免疫力強就能抵擋邪氣所產生的病症。而「邪氣」相當於外在的各種致病因素,例如六淫,又稱「六邪」,即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。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在正常情況下稱為六氣,是自然界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,一般不易使人致病。但當氣候變化異常(近年來因全球暖化而導致氣候詭異,例如春天應溫而反寒,秋天應涼而反熱),以及氣候變化過於急驟(如:急劇的暴冷暴熱...等),在人體的正氣不足,抵抗力下降時,六氣便成為致病因素的六淫,侵犯人體發生疾病。
人體正氣的強弱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,如先天稟賦、精神狀態、生活環境、飲食起居、年齡等,其中最主要的決定因素是先天稟賦體質,如「瘦人多火」、「肥人多痰」等正是由於體質不同而導致不同的病理特點。此外,人的生活環境、生活習慣,飲食營養是否均衡,過勞或過逸都可直接影響正氣,使邪氣有機可乘。因此,想要正氣充足,就要從均衡飲食營養、適度勞逸、平衡心態、經常鍛煉等日常生活做起。所以這波疫情為何要不斷倡導提升自身免疫力,當病毒尚未有疫苗或藥可解時,健康者靠免疫力來預防病毒,而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者便採取早發現、早報告、早隔離、早診斷、早治療,才能儘早康復。
大陸湖北為這次疫情的發源地,依據患者的數據及出現的病症歸納,中醫認為是一種疫病,加上湖北省氣候交雜,加重了濕邪,促使了疫病的發展。所以總體來看是一種濕瘟疫(以濕症為主的疫病)。依其患者症狀可細分為以下四類:
一、寒熱郁肺:即感受到寒邪或者濕邪,症狀以惡寒為主,且乏力。患者舌苔厚膩、舌苔白,不想吃東西。
二、痰熱郁肺:症狀表現為發燒、咳嗽、黃濃痰、舌苔黃膩,主要表現以發熱為主。
三、肺氣虛:病人的體溫都正常,表現為氣短、乏力、頭暈、胸悶等症狀。
四、肺腎兩虛:除了出現肺氣虛的症狀氣短、乏力,另加上腰痛、腰膝酸軟等腎虛的症狀。
中醫扶正對肺炎患者治療,扶正主要是從補肺、脾、腎三臟著手,是針對運動與飲食的控制。飲食方面可適度增加高蛋白或補肺益腎類食物,例如山藥、蓮子、芡實、太子蔘、西洋蔘、核桃、白果、韭菜、栗子等。以下兩道茶飲也有助於防疫期間飲用,用1000cc的水煮滾15分鐘即可:
一、麥冬3g、桑葉3g、菊花3g、陳皮2g、黃芪10g。
二、太子蔘3g、金銀花3g、藿香3g、桔梗3g、甘草3g。
中醫養生顧問貼心小提醒:疫情期間要避免熬夜、規律作息、清淡飲食、忌吃野味、戒菸戒酒。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適當鍛鍊以增強免疫力,抵御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。
文/謝佩倫 養生顧問